当前位置: 首页> 专利交易> 详情页
    待售中

    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ZH]

    专利编号: ZL202505080278

    收藏

    拟转化方式: 转让;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作价投资;质押融资;其他(其他)

    交易价格:面议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法律状态:授权

    技术领域:新能源汽车

    发布日期:2025-05-08

    发布有效期: 2025-05-08 至 2042-10-27

    专利顾问 — 伍先生

    微信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8273488208

    专利基本信息
    >
    申请号 CN202211329009.8 公开号 CN115842144A
    申请日 2022-10-27 公开日 2023-03-24
    申请人 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 专利授权日期 2023-09-26
    发明人 李学章;王英;徐勋高;刘洪建;刘超;刘松源;盛欢 专利权期限届满日 2042-10-27
    申请人地址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胜利路88号 最新法律状态 授权
    技术领域 新能源汽车 分类号 H01M8/0432
    技术效果 高效率 有效性 有效(授权、部分无效)
    专利代理机构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代理人 刘雄
    专利技术详情
    >
    01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包括:主回路段,包括旁路段,所述旁路段上设有旁路控制阀;储箱,连接主回路段,提供测试系统所需的工质;测试段,通过管路连接主回路段,构成测试回路;所述测试段至少包括接口区、设于所述接口区上游的第一控制阀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区下游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测试段包括循环水泵测试段、加热器测试段、节温器测试段、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单一测试台架难以实现多个热管理部件的独立测试的问题。通过本发明,达到提高热管理部件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的有益效果。
    展开 >
    02

    专利详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在质子交换膜以及相关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与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产生电能及热能。其产生的电能可用于电池储存或直接作为汽车的驱动力、产生的热能可用于余热利用或直接排放至大气等。由于氢燃料电池在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无有害物质产生,因此被公认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最有应用前途的洁净动力之一。 在汽车领域,一般来说,氢燃料电池运行功率基本在几十千瓦到几百千瓦之间,氢燃料电池在工作过程中除了产生电能以外,还有约50%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存在,针对几十千瓦到几百千瓦之间的热量,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基本以液冷方式对其进行移除;由于氢燃料电池对温度有一定程度的敏感性,在实际工作中需将氢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控制在相应工况的最佳点,基本范围控制在60~85℃之间,因此在使用液冷方式对氢燃料电池进行热量移除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循环水泵、电子节温器、散热器、中冷器、PTC加热器等部件组成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以实现工作温度控制的目的。为实现工作温度的控制功能,需要对热管理系统内部的循环水泵、电子节温器、中冷器、PTC加热器、离子过滤器、散热器以及由以上部件组成的热管理系统进行测试。然而,目前的氢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台架大多测试功能单一,难以通过单一测试台架来实现多个热管理部件的独立测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独立测试段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包括: 主回路段,包括旁路段,所述旁路段上设有旁路控制阀; 储箱,连接主回路段,提供测试系统所需的工质; 测试段,通过管路连接主回路段,从而构成测试回路;所述测试段至少包括接口区、设于所述接口区上游的第一控制阀以及设于所述接口区下游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测试段包括循环水泵测试段、加热器测试段、节温器测试段、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节温器测试段的接口区至少包括三个接点,与所述接点连接的管路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冷器测试段、加热器测试段和去离子器测试段共用同一接口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段上设有泵,所述泵的上游设有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所述泵的下游设有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测试段连通(连接至主回路段)时,所述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关闭,除所述循环水泵测试段的其余测试段连通(连接至主回路段)时,所述循环水泵测试段关闭,所述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开启,使得所述泵与所述其余测试段串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水泵测试段与所述泵、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并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段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离子过滤器测试段、中冷器测试段或加热器测试段还设有电导率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系统包括补水阀和排水阀,所述补水阀设于所述储箱与外部水源之间,所述排水阀连接所述主回路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回路段设有流量计。 上述测试系统根据测试段控制热管理测试台架各支路控制阀的开闭,以实现测试段的切换,不同测试回路独立的对应了多个热管理部件的测试,且可以在上位机对测试系统的测试模式进行选择,操作便捷且高效。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单一测试台架难以实现多个热管理部件的独立测试的问题,达到提高热管理部件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中循环水泵测试回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中节温器测试回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中散热器测试回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中加热器测试回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中电堆测试回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测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中心 " 、 " 纵向 " 、 " 横向 " 、 " 长度 " 、 " 宽度 " 、 " 厚度 " 、 " 上 " 、 " 下 " 、 " 前 " 、 " 后 " 、 " 左 " 、 " 右 " 、 " 竖直 " 、 " 水平 " 、 " 顶 " 、 " 底 " 、 " 内 " 、 " 外 " 、 " 顺时针 " 、 " 逆时针 " 、 " 轴向 " 、 " 径向 " 、 " 周向 "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 " 第一 " 、 " 第二 " 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 第一 " 、 " 第二 "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 多个 " 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安装 " 、 " 相连 " 、 " 连接 " 、 " 固定 " 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上 " 或 " 下 "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之上 " 、 " 上方 " 和 " 上面 " 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 之下 " 、 " 下方 " 和 " 下面 " 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 " 固定于 " 或 " 设置于 " 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 连接 " 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 垂直的 " 、 " 水平的 " 、 " 上 " 、 " 下 " 、 " 左 " 、 " 右 "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若干单元电池通常组合成燃料电池堆以产生期望电力。燃料电池可以应用于汽车领域,车辆包括用于向至少一个电机提供电力的燃料电池,在车辆操作期间,氢燃料和空气被馈送到燃料电池中,从而形成电力。燃料电池热量来源于反应的熵热、电化学反应的不可逆热、欧姆电阻的热以及水蒸气的冷凝产生的热量等。其中80%的热量取决于熵热与反应热,对这部分热的有效去除成为了冷却的重点。温度过高会使质子交换膜脱水,并中断质子传导与导电,导致阴极催化剂含水量降低,甚至会引起不可逆转的结果;同时其温度还具有不均匀性,它会降低质子交换膜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燃料电池在操作期间产生热量,并且包括用于对电堆的温度进行热调节的相关联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泵、散热器、中冷器、节温器、去离子器或离子交换器、阀门以及其相应的管路。其中,不管是气体作为热管理系统的冷却工质,还是液体作为冷却工质,泵都是管路中不可或缺的部件,泵能够加大工质的流速来给电堆进行冷却。散热器的作用是将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环境,降低冷却液的温度,散热器本体需求的散热量大,清洁度要求较高,离子释放率低,散热器的风扇要求衡量大、无极调速等等。中冷器通过冷却液和空气的热交换将空压机出来的热空气冷却,使进入电堆的空气在合适温度。在燃料电池电池运行中,双极板上会产生高电压,但同时要求此高电压不会通过双极板中间的冷却液传递到整个冷却循环流道,因此要求冷却液不能够导电。去离子器应用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主要用于去除冷却液中的导电离子。节温器用以控制冷却系统的大小循环,根据冷却水温度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水量,以保证燃料电池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热管理系统除了对燃料电池进行冷却,还可以加热燃料电池或者负责向乘客舱供应热量。例如,难以在非常冷的环境状况(例如低于-25摄氏度)下启动燃料电池。为了改善冷启动,可以通过使经加热的冷却剂循环通过燃料电池中的一者或多者来进行预加热。在电堆达到阈值温度(例如上述的-25摄氏度)后,启动燃料电池。上述温度仅仅是示例性温度,并且阈值温度将基于燃料电池设计和其他因素而变化。一旦启动燃料电池,预加热就可以结束,因为来自化学反应的热量将使燃料电池堆自加热到期望的操作温度,此时可能需要热管理系统进行主动冷却。预加热可以由电加热器执行,如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PTC)加热器。上述每一个部件都关系到燃料电池的热管理的效率,进而关系到电池的发电效率以及寿命,因此进行热管理系统的测试也变得相当关键。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车辆都采用同样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根据冷却介质可以分为风冷、液冷和相变材料(PCM)冷却,而根据是否进行主动管理又可以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不同的类型的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相应元件也不相同,目前还缺乏通用的测试系统能够根据适应不同结构的被测对象。 据此,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示意图,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1,包括主回路段10、储箱70以及至少一个测试段。主回路段10由若干管路组成,管路将各测试段连接在一起,以构成测试回路。储箱70通过管路连接到主回路段10,供测试系统所需的工质。具体的,储箱70通过输水管路72连接到主回路段10。在本事实例中,工质为液体,尤其为水。储箱70的入口端还连接有补水阀71,储箱70和补水阀71的上游连接工质源,在本实施例中为外部水源。主回路段10上还设有排水阀74,用于排出多余的工质。在本实施例中,补水阀71和排水阀74为能够进行自动控制的阀,可以为电磁阀。 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1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测试段,所述的独立是指当某一测试回路进行测试时,其他测试回路不会进行干扰,同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的控制每个测试段的通断,使得任一测试段都能够根据需求与主回路段构成单独完整的测试回路。 若干测试段通过管路连接主回路段10,若干测试段中的一个测试段至少包括接口区、设于接口区上游的第一控制阀以及设于接口区下游的第二控制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说的上游指的是某一部件的入口方向,换句话说,一部件在同一管路或相连管路上的入口和另一部件的出口之间通过管路连接,称为另一部件在该部件的上游。主回路段还包括至少一条旁路段,旁路段与测试段形成并联,旁路段上设有旁路控制阀。当主回路段还包括一条旁路段时,其余若干测试段均与该旁路段的整体或部分并联,当该旁路段设有一个旁路阀时,则表明若干测试段之间也为并联设置,该设置方式适用于测试回路均需要独立测试的情况,当该旁路段设有多个个旁路阀时,其余若干测试段均与该旁路段的多个旁路阀并联,可以为一对一并联,也可以为多对一或一对多的并联。当主回路段还包括多条旁路段时,每个旁路段设有旁路阀,若干测试段即可以互用旁路段,也可以单独与旁路段并联。上述设置方式可适用于多种测试情形,分别针对不同的测试情形设计相应的测试回路。 测试段包括循环水泵测试段20、PTC加热器测试段50、节温器测试段30、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40、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60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进一步的,循环水泵测试段20、PTC加热器测试段50、节温器测试段30、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40、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60可以单独连接主回路段10构成独立的测试回路。进一步的,循环水泵测试段20、PTC加热器测试段50、节温器测试段30、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40、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60也可以两两组合、其中三个互相组合、其中四个互相组合、其中五个互相组合或者其中六个互相组合后通过管路连接至主回路段10构成相应所需的测试回路,比如,当需要对节温器和散热器同时进行测试时,将节温器测试段30和散热器测试段40通过本实施例下文所述的相似连接方式连接至主回路段10,形成相应的测试回路,则旁路段等管路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进行重复的描述。进一步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循环水泵测试段20、PTC加热器测试段50、节温器测试段30、中冷器测试段、散热器测试段40、去离子器测试段或电堆测试段60也可以同时接入主回路段10进行测试,则旁路段等管路也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进行重复的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至少3个旁路段,包括与电堆测试段60并联的电堆旁路段11、与散热器测试段40并联的散热器旁路段12以及与节温器测试段30并联的节温器旁路段13。电堆旁路段11包括电堆旁路11b和设于电堆旁路11b上的电堆旁路控制阀11a。电堆旁路段11包括电堆旁路11b和设于电堆旁路11b上的电堆旁路控制阀11a。散热器旁路段12包括散热器旁路12b和设于散热器旁路12b上的散热器旁路控制阀12a。节温器旁路段13包括节温器旁路13b和设于节温器旁路13b上的节温器旁路控制阀13a。 进一步的,主回路段上还设有第一流量计19、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颗粒过滤器18和流量调节阀1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计19为回转流量计。流量调节阀17具备调节测试系统背压的作用。 循环水泵测试段20包括循环水泵测试接口区21、设于接口区上游的第一循环水泵控制24阀以及设于接口区下游的第二循环水泵控制阀25。循环水泵测试接口区21连接待测试的目标物,接口区包括两个接口,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循环水泵测试接口区21通过管路连接到主回路段10,包括连接第一循环水泵控制阀24的循环水泵入口管路和连接第二循环水泵控制阀25的循环水泵出口管路,循环水泵入口管路连接入口接口,循环水泵出口管路连接出口接口。在第一循环水泵控制阀24和入口接口之间设有第一进口压力传感器22,在第二循环水泵控制阀25和出口接口之间设有第二出口压力传感器23。主回路段10上设有泵101,泵101的上游设有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泵101的下游设有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循环水泵测试段20与泵101、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并联设置,可以视为泵101、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及其所在管路是循环水泵测试段20的旁路段。循环水泵测试段20连通时,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关闭,若选择不接通其余测试段,则其余测试段的控制阀关闭,联通各旁路段的控制阀,则循环水泵测试段20与主回路段10、电堆旁路段11、散热器旁路段12和节温器旁路段13构成循环水泵测试回路200,如图2所示。其余测试段连通时,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开启,第一循环水泵控制阀24和第二循环水泵控制阀25关闭,使得泵101与其余测试段串联。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阀可以为气动开关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电磁阀、电动阀等。 进一步的,当循环水泵测试段20接入主回路段10时,即第一循环水泵控制阀24和第二循环水泵控制阀25开启,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关闭,循环水泵测试段20与第一流量计19、第一温度传感器14、第二温度传感器15、第三温度传感器16、颗粒过滤器18和流量调节阀17串联,如图2所示。储箱70和补水阀71等连接至主回路段10,主回路段10还通过工质返回管路73连接储箱70,以使工质在储箱、主回路段和测试段之间循环。循环水泵测试回路200可以独立实现循环水泵的耐久测试、MAP性能测试等。 节温器测试段30包括节温器测试接口区31。节温器一般为三通阀,包括入口管路、小循环管路和大循环管路,大循环经过散热器,较高的热量由散热器带走,温度降低的冷却液由散热器出口进入电堆,将电堆内部反应余热排出后重新回到冷却水泵入口;小循环不经过散热器,冷却液由节温器出口直接进入电堆,将电堆中的反应废热带出,再次回到冷却水泵入口。由此,节温器测试接口区31包括三个接点,即入口接口、大循环出口接口和小循环出口接口。入口接口通过入口管路连接至主回路段,大循环出口接口通过大循环出口管路连接至主回路段,小循环出口接口通过小循环出口管路连接至主回路段。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大循环出口接口和小循环出口接口也可以直接设置于主回路段上。在本实施例中,待测试的节温器尤其可以为电子节温器。 节温器测试接口区31的入口接口的上游设有第一节温器控制阀32,大循环出口接口和小循环出口接口的下游分别设有第二节温器控制阀33和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主回路段10还包括节温器旁路段13,节温器旁路段13的一端连接至入口管路,节温器旁路段13的另一端连接至大循环出口管路或小循环出口管路。具体的,节温器旁路段13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节温器控制阀32的上游,节温器旁路段13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节温器控制阀33或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的下游。当节温器测试段30连通时,第一节温器控制阀32、第二节温器控制阀33和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开启,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开启,其余测试段可选择的关闭。节温器测试段30、主回路段10、电堆旁路段11和散热器旁路段12构成节温器测试回路300,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节温器测试段30关闭时,第一节温器控制阀32、第二节温器控制阀33和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关闭,节温器旁路阀13a开启,此时,不会影响主回路段或其他测试段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可以为气动开关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电磁阀、电动阀等。 进一步的,节温器测试接口区31的入口接口的上游设有第二进口压力传感器35,第二进口压力传感器35位于入口接口和第一节温器控制阀32之间,大循环出口接口和小循环出口接口的下游分别设有第二出口压力传感器36和第三出口压力传感器37,第二出口压力传感器36设于大循环出口接口和第二节温器控制阀33之间,第三出口压力传感器37设于小循环出口接口和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之间。小循环出口接口和第三节温器控制阀34之间还设有第二流量计38。 散热器测试段40包括散热器测试接口区41、设于接口区上游的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以及设于接口区下游的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接口区包括两个接口,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散热器测试接口区41通过管路连接到主回路段10,包括连接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的散热器入口管路和连接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的散热器出口管路。散热器入口管路连接入口接口,散热器出口管路连接出口接口。主回路段10还包括散热器旁路段12,散热器旁路段12的一端连接至入口管路,散热器旁路段的另一端连接至出口管路。具体的,散热器旁路段12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的上游,散热器旁路段12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的下游。散热器旁路段12上设有散热器旁路阀12a。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和旁路阀可以为气动开关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电磁阀、电动阀等。当散热器测试段40连通时,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和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开启,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开启,其余测试段可选择的关闭。散热器测试段30、主回路段10、电堆旁路段11和节温器旁路段13共同构成散热器测试回路400,如图4所示。当散热器测试段40关闭时,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和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关闭,散热器旁路阀12a开启,此时,不会影响主回路段或其他测试段的工作。 进一步的,散热器测试段40和节温器测试段30可以共用同一个旁路段。事实上,也可以将该散热器旁路段12视为主回路段10的一部分,而散热器测试段40和节温器测试段30视为主回路段10的旁路段。 进一步的,散热器测试接口区41的入口接口的上游设有第三进口压力传感器44,具体的,第三进口压力传感器44位于入口接口和第一散热器控制阀42之间。出口接口的下游设有第四出口压力传感器45,具体的,第四出口压力传感器45位于出口接口和第二散热器控制阀43之间。 加热器测试段50包括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设于接口区上游的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以及设于接口区下游的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可以为PTC加热器。接口区包括两个接口,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热器测试接口区51通过管路连接到主回路段,包括连接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的加热器入口管路和连接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的加热器出口管路,加热器入口管路连接入口接口,加热器出口管路连接出口接口。主回路段10还包括加热器旁路段,加热器旁路段的一端连接至入口管路,加热器旁路段的另一端连接至出口管路。具体的,加热器旁路段的一端连接至第一加热器控制阀的上游,加热器旁路段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加热器控制阀的下游。加热器旁路段上设有加热器旁路阀。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和旁路阀可以为气动开关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电磁阀、电动阀等。当加热器测试段50连通时,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开启,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开启,其余测试段可选择的关闭。当加热器测试段50、散热器旁路段12节温器旁路段13和主回路段10构成加热器测试回路500,如图5所示。当加热器测试段50关闭时,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关闭,加热器旁路阀开启,此时,不会影响主回路段或其他测试段的工作。在本实施例中,加热器旁路段与电堆旁路段11共用。 由于测试内容的相似性,中冷器测试段、加热器测试段和去离子器测试段共用同一接口区。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通过控制关闭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实现加热器测试段快速截流,以及去离子器测试段、中冷器测试段与加热器测试段之间的快速更换。 进一步的,加热器测试段50还包括第四进口压力传感器54、第五出口压力传感器55、第一电导率传感器56、第二电导率传感器57、第四温度传感器58以及第三流量计59。第四进口压力传感器54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的入口接口的上游,具体的,第四进口压力传感器54位于入口接口和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之间。第五出口压力传感器55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的出口接口的下游,具体的,第五出口压力传感器55位于出口接口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之间。第一电导率传感器56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的入口接口的上游,具体的,第一电导率传感器56位于入口接口和第一加热器控制阀52之间。第二电导率传感器57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的出口接口的下游,具体的,第二电导率传感器57位于出口接口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之间。第四温度传感器58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的出口接口的下游,具体的,第四温度传感器58位于出口接口和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之间。第三流量计59设于加热器测试接口区51的出口接口的下游,具体的,第三流量计59位于第二加热器控制阀53的下游。 电堆测试段60包括电堆测试接口区61、设于接口区上游的第一电堆控制阀62以及设于接口区下游的第二电堆控制阀63。接口区包括两个接口,入口接口和出口接口。电堆测试接口区61通过管路连接到主回路段10,包括连接第一电堆控制阀62的电堆入口管路和连接第二电堆控制阀63的电堆出口管路,电堆入口管路连接入口接口,电堆出口管路连接出口接口。主回路段10还包括电堆旁路段11,电堆旁路段11的一端连接至入口管路,电堆旁路段11的另一端连接至出口管路。具体的,电堆旁路段11的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堆控制阀62的上游,电堆旁路段11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电堆控制阀63的下游。电堆旁路段11上设有电堆旁路阀11a。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阀和旁路阀可以为气动开关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电磁阀、电动阀等。当电堆测试段60连通时,第一电堆控制阀62和第二电堆控制阀63开启,第一主回路段控制阀102和第二主回路段控制阀103开启,其余测试段可选择的关闭。当电堆测试段60、主回路段10、节温器旁路段13和散热器旁路段12构成电堆测试回路,如图4所示。当电堆测试段60关闭时,第一电堆控制阀62和第二电堆控制阀63关闭,电堆旁路阀11a开启,此时,不会影响主回路段或其他测试段的工作。电堆测试段60和加热器测试段50可以共用同一个旁路段。事实上,也可以将该电堆旁路段11视为主回路段10的一部分,而电堆测试段60和加热器测试段30视为主回路段的旁路段。 进一步的,电堆测试接口区61的入口接口的上游设有第五进口压力传感器64,具体的,第五进口压力传感器64位于入口接口和第一电堆控制阀62之间。出口接口的下游设有第六出口压力传感器65,具体的,第六出口压力传感器65位于出口接口和第二电堆控制阀63之间。 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1还包括控制单元、通讯单元和存储单元,操作人员通过通讯单元传输测试的信息或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上述控制阀的通断,实现远程切换不同的测试段。具体的,操作人员处设置与通讯单元通讯的上位机。根据测试需求,可通过上位机选择测试功能,每个测试功能对应各个测试回路。测试功能包括:循环水泵测试模式、PTC加热器测试模式、电子节温器测试模式、中冷器测试模式、散热器测试模式、去离子器测试模式、电堆测试模式以及组合手动控制模式。上述各测试模式分手动测试模式和自动测试模式供选择,手动测试模式进入对应测试模式后,通过手动调节上位机各参数来进行对象测试;自动测试模式为进入对应测试模式后,将需要测试的参数一次性输入,系统根据测试参数进行PID调节自动进行测试执行;组合手动控制模式指全台架执行器根据测试者的设定来决定测试过程,如手动控制台架的气动阀,形成水泵和电子节温器的组合测试回路。 具体测试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准备。 打开测试台后,系统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包括压力是否正常、温度是否正常、液位是否正常。自检结果在上位机显示,自检出现报警故障时,需排除故障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如:上位机显示当前水箱液位测试结果,根据液位结果显示液位报警和液位正常,在液位报警的状态下,系统拒绝进行进入测试模式;此时测试者应通过上位机进入补水模式,测试者通过自动或手动控制系统进行补水,在补水完成后,系统方能进行下一步测试。 S2、测试模式的选择。 上述的循环水泵测试模式、PTC加热器测试模式、电子节温器测试模式、中冷器测试模式、散热器测试模式、去离子器测试模式、电堆测试模式分别对应于前述的测试回路。每一模式均包括手动测试模式和自动测试模式。其中,在测试者需要多类型部件进行同时测试时,可进入组合手动控制模式。在组合手动控制模式下,测试者根据测试需求决定测试台架中的各执行器的关与闭,来决定测试类型,如:可决定水泵和电子节温器的组合测试、电子节温器与散热器的组合测试、水泵与电子节温器及中冷器的组合测试,包括但不限于同时测试1种部件、2种部件、3种部件、4种部件等。 S3、测试结束。 在手动模式下,测试者点击确定测试结束,测试台架将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并通过上位机显示测试结束;在自动模式下,当测试完成后,测试台架将自动恢复至初始状态,并通过上位机显示测试结束。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燃料电池热管理测试系统
    展开 >
    说明书附图
    >
    交易服务流程
    >

    挑选中意的板块

    ----

    客服确认选择专利的交易信息和价格并支付相应款项

    办理转让材料

    ----

    协助双方准备相应的材料

    签订协议

    ----

    协助卖家签订协议

    办理备案手续

    ----

    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

    交易完成

    ----

    交易完成可投入使用

    过户资料 & 安全保障 & 承诺信息
    >

    过户资料

    买卖双方需提供的资料
    公司 个人
    买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身份证
    卖家 企业营业执照
    专利证书原件
    身份证
    专利证书原件
    网站提供 过户后您将获得
    专利代理委托书
    专利权转让协议
    办理文件副本请求书
    发明人变更声明
    专利证书
    手续合格通知书
    专利登记薄副本

    安全保障

    承诺信息

    我方拟转让所持标的项目,通过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披露项目信息和组织交易活动,依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作如下承诺:

    1、本次项目交易是我方真实意思表示,项目标的权属清晰,除已披露的事项外,我方对该项目拥有完全的处置权且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交易的情形;
    2、本项目标的中所涉及的处置行为已履行了相应程序,经过有效的内部决策,并获得相应批准;交易标的涉及共有或交易标的上设置有他项权利,已获得相关权利 人同意的有效文件。
    3、我方所提交的信息发布申请及相关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合法、有效,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我方同意平台按上述材料内容发布披露信息, 并对披露内容和上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
    4、我方在交易过程中自愿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平台相关交易规则及规定,恪守信息发布公告约定,按照相关要求履行我方义务;
    5、我方已认真考虑本次项目交易行为可能导致的企业经营、行业、市场、政策以及其他不可预计的各项风险因素,愿意自行承担可能存在的一切交易风险;
    6、我方在平台所组织交易期间将不通过其他渠道对标的项目进行交易;
    7、我方将按照平台收费办法及相关交易文件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不因与受让方争议或合同解除、终止等原因拒绝、拖延、减少交纳或主张退还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