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利交易> 详情页
    待售中

    一种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ZH]

    专利编号: ZL202503140746

    收藏

    拟转化方式: 普通许可;独占许可;排他许可

    交易价格:¥10万元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法律状态:未缴年费

    技术领域:非汽车专利

    发布日期:2025-03-14

    发布有效期: 2025-03-14 至 2012-07-25

    专利顾问 — 伍先生

    微信咨询

    扫码微信咨询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8273488208

    专利基本信息
    >
    申请号 CN201210259098.3 公开号 CN102766818B
    申请日 2012-07-25 公开日 2014-03-05
    申请人 东北大学 专利授权日期 2014-03-05
    发明人 刘伟杰 专利权期限届满日 2012-07-25
    申请人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最新法律状态 未缴年费
    技术领域 非汽车专利 分类号 C22C38/32
    技术效果 其他技术效果 有效性 无效(撤回、驳回、全部无效、终止、届满)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代理人 李运萍
    专利技术详情
    >
    01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是:0.15-0.3%C,0.3-0.5%Mn,0.5-1%Cr,0.2-0.6%Mo,0.2-1.5%Si,0.02-1.0%Al,(Si+Al)>1.0%,0.002-0.004%B,0.02-0.05%Ti,S<0.01%,P<0.015%,其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为>350℃,在对其进行淬火处理时,需要控制其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以下的温度区间的平均冷却速度<40℃/s。与现有Q&P钢相比,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在保持现有Q&P钢优点的基础上,克服了其需要等温碳配分的缺点,从而在大大简化其热处理工艺的同时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展开 >
    02

    专利详情

    一种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 背景技术 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是近年研发成功的一种具有高塑性的低碳马氏体 钢,其延伸率可以达到13%以上,强塑积接近甚至超过20000MPa%,远高于普通低碳马氏体 钢的塑性指标,如22MnB钢,其延伸率只有6%左右,强塑积通常不会超过10000MPa%。 Q&P钢的强韧化机理是弥散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的残余奥氏体相在塑性变形过程中被触发 转变成马氏体(strain induced martensite),由此产生的局部相变硬化能够延迟颈缩的发生,因 此提高了材料的延伸率。通过形变触发马氏体相变使材料延伸率提高的现象称为TRIP (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效应,产生TRIP效应的前提条件是钢中存在一定体积分 数的、弥散分布的和在室温下具有足够力学稳定性的残余奥氏体相,而这一残余奥氏体相的 量和稳定性是通过其中碳的富集来实现和控制的。 J.Speer等在2003年的Acta Materials51(材料学报)上发表的 " Carbon partitioning into  austenite after martensite transformation " (碳在马氏体相变后向奥氏体中的配分)一文中讨论 了马氏体转变后碳在残余奥氏体中富集的热力学条件并提出一种Q&P工艺,即将钢奥氏体化 后淬火到其马氏体转变开始点(Ms)和终了点(Mf)之间的某一温度,获得一定量的马氏体 相,并在此淬火温度或在其与Ms点温度之间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令马氏体中的过饱和 碳富集或配分(partitioning)到残余奥氏体相中,以此控制马氏体基体中残余奥氏体的量及 力学稳定性。 尽管钢铁工业界目前已经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Q&P工艺的钢种,但是其碳配分过程 必须借助一个独立的等温工序才能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Q&P钢的应用范围,比如它 无法作为汽车热冲压用钢来使用,因为等温碳配分工序无法在常规的热冲压生产设备上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Q&P钢种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动态碳配分(Quenching and  Dynamic Partitioning)原理的马氏体钢,其具有与传统Q&P钢相同的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 体相的显微组织和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但是其碳配分是在淬火过程中伴随着马氏体的形成 动态完成的(dynamic partitioning),而不是像传统Q&P钢那样必须借助一个独立的等温工序 才能完成。 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是:0.15-0.3%C, 0.3-0.5%Mn,0.5-1%Cr,0.2-0.6%Mo,0.2-1.5%Si,0.02-1.0%Al,(Si+Al)>1.0%, 0.002-0.004%B,0.02-0.05%Ti,S<0.01%,P<0.015%; 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为>350℃。 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奥氏体化和淬火,其特征是 在对其进行淬火处理时,其在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以下温度区间的平均冷却速度需要被控制 在<40℃/s的范围内。 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中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及成份设计依据如下: C:固溶强化及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其含量能够影响马氏体相强度、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 钢的淬透性,在本发明中,碳含量范围所对应的抗拉强度范围为1400-1600MPa; Mn:脱氧、脱硫、固溶强化和奥氏体稳定化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及降低Ms点温度, 为减小对Ms点温度的影响,在本发明中,Mn含量被限制在0.3-0.6%之间较低的添加水平上; Cr:固溶强化及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有效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含量过高会影响钢的塑性和韧 性; Mo:固溶强化及碳化物形成元素,能有效提高钢的淬透性,还能够强化晶界减少磷元素对晶 界的弱化作用; Si:脱氧、固溶强化及碳化物抑制元素,能有效抑制碳化物的生成。为在碳配分过程中完全 抑制碳化物的析出,在本发明中Si与另一碳化物抑制元素Al的含量总合要大于1%; Al:脱氧、细化晶粒及碳化物抑制元素,能有效抑制碳化物的生成。为在碳配分过程中完全 抑制碳化物的析出,在本发明中Al与另一碳化物抑制元素Si的含量总合要大于1%; B:固溶状态的B能够有效提高钢的淬透性,因为其是通过偏聚在奥氏体晶界上发挥作用的, 它在钢中的添加量通常很小; Ti:氮化物和碳化物形成元素,通过形成细小弥散的氮化物细化奥氏体晶粒和对N进行固定, 避免BN的生成; S:杂质元素,形成的MnS夹杂物和其在晶界的偏析会降低钢材的延展性和韧性,因此在本 发明中其含量被限制在0.01%以下; P:碳化物抑制元素,但能偏聚在晶界增加钢的冷脆性,所以在本发明中被认为是有害元素, 其含量被限制在0.015%以下; N:能够与Ti和Al生成氮化物颗粒起到细化奥氏体晶粒的作用,但也能与B反应生成BN使 B元素失去提高钢的淬透性的作用,因此在含B钢中要添加一定量的Ti元素将其固定。 为了实现碳配分在淬火过程中伴随着马氏体的形成动态完成这一目的,本发明的动态 碳配分马氏体钢具有较高的Ms点温度,因为其亦是动态碳配分的开始温度,温度越高,碳 的扩散速率越大,越有利于其在残余奥氏体中的富集,在本发明中,Ms点温度被设定为高于 350℃,这是通过控制优化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的上述化学成分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在淬火过程中在Ms点以下的温度区间的平均冷 却速度要小于40℃,以保证动态碳配分可以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但过低的冷却速度可能会导致 残余奥氏体中析出碳化物,所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需要含有足够浓度的碳化物抑制元素, 即Si和Al合金元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应该不小于1%。 与现有Q&P钢相比,本发明的基于动态碳配分原理的马氏体钢在保持现有Q&P钢优 点的基础上,克服了其需要等温碳配分的缺点,从而在大大简化其热处理工艺的同时还大大 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的动态碳配分特性使其能够与现有的常规热冲压生产设备相适 应,成为可能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22MnB钢的理想的下一代汽车热冲压用钢,这可以大大提 高汽车的安全性,因为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的强塑积是22MnB钢的两倍以上,这对汽车工业 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十分重要,而同样重要的是这一切是在无需改变现有热冲压工艺和设备的 情况下实现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的XRD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的制备过程是:按照本发明的动态碳配分马 氏体钢的化学成分,采用100kg真空熔炼炉冶炼,获得50kg铸锭,铸锭被自由锻制成厚度为 60mm的轧坯,轧坯被加热到1200℃后保温2小时,然后经7道次被热轧成为5mm厚的钢板。 从5mm厚钢板上切割出标距为25mm的拉伸试样和20mm x20mm的XRD试样。 本发明实施例对试样的拉伸试验在SANS-5105万能试验机上进行,XRD试验在日本 理学公司生产的D/max2400型X射线衍射仪上进行,采用旋转Cu靶,扫描角度范围为30~100 °,步长为0.02°,工作电流为182mA,工作电压为56kV。图1示出的是下述3个实施例 所采用的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的XRD图谱。 实施例1 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25%C,1.0%Si,0.3%Mn,0.015%P, 0.006%S,0.8%Cr,0.23%Mo,0.02%Ti,0.003%B,0.5%Al,0.003%N。 将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在盐浴炉中加热到950℃,保温30分钟令其完全奥氏体化 后油淬到室温,450℃以下的平均淬火冷却速度为38℃/s。该钢经相变膨胀仪测得的Ms点温 度为426℃,从马氏体相变开始到碳原子失去活动性为止的动态碳配分时间约为8-10s,这足 以使碳配分充分进行,使马氏体基体中残余奥氏体相的体积分数和力学稳定性得到提高,并 最终影响到拉伸试验的结果。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经油淬后的抗拉强度为1610MPa,延 伸率为13.5%,强塑积为21800MPa%,达到标准Q&P钢的力学性能指标。 XRD结果表明油淬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的体积分数为12%,明显高 于现有热冲压钢所能获得的残余奥氏体量,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所表现出的优异的塑 性指标来自于其较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相的贡献。 实施例2 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19%C,1.46%Si,0.55%Mn,0.01%P, 0.005%S,0.95%Cr,0.46%Mo,0.027%Ti,0.0021%B,0.025%Al,0.0028%N。 将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在盐浴炉中加热到950℃,保温30分钟令其完全奥氏体化 后油淬到室温,450℃以下的平均淬火冷却速度为38℃/s。该钢经相变膨胀仪测得的Ms点温 度为450℃。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油淬后的抗拉强度为1540MPa,延伸 率为13.3%,断面收缩率为53%,强塑积为20500MPa%,达到标准Q&P钢的力学性能指标。 XRD结果表明油淬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10%,明显高于 现有热冲压钢所能获得的残余奥氏体量,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所表现出的优异的塑性 指标来自于其较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相的贡献。 实施例3 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试样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0.15%C,1.5%Si,0.3%Mn,0.009%P, 0.004%S,0.32%Cr,0.30%Mo,0.03%Ti,0.002%B,0.03%Al,0.003%N。 将动态碳配分钢马氏体试样在盐浴炉中加热到950℃,保温30分钟令其完全奥氏体化 后水淬到室温,450℃以下的平均淬火冷却速度为38℃/s。该钢经相变膨胀仪测得的Ms点温 度为460℃。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油淬后后抗拉强度为1420MPa,延伸 率为16%,强塑积为22700MPa%,达到标准Q&P钢的力学性能指标。 XRD结果表明油淬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中的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为9%,明显高 于现有热冲压钢所能获得的残余奥氏体量,表明该动态碳配分马氏体钢所表现出的优异的塑 性指标来自于其较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相的贡献。 需要强调的是,上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方便阐述本发明之工作原理。实施者可以 应用本发明之工作原理对上述具体实施例进行多种多样的修改和细节完善。但所有如此产生 的实施例变种都属于本发明的具体体现,因此亦被包含在本发明之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的权 利范围内。


    展开 >
    说明书附图
    >
    交易服务流程
    >

    挑选中意的板块

    ----

    客服确认选择专利的交易信息和价格并支付相应款项

    办理转让材料

    ----

    协助双方准备相应的材料

    签订协议

    ----

    协助卖家签订协议

    办理备案手续

    ----

    买卖双方达成一致后

    交易完成

    ----

    交易完成可投入使用

    过户资料 & 安全保障 & 承诺信息
    >

    过户资料

    买卖双方需提供的资料
    公司 个人
    买家 企业营业执照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
    身份证
    卖家 企业营业执照
    专利证书原件
    身份证
    专利证书原件
    网站提供 过户后您将获得
    专利代理委托书
    专利权转让协议
    办理文件副本请求书
    发明人变更声明
    专利证书
    手续合格通知书
    专利登记薄副本

    安全保障

    承诺信息

    我方拟转让所持标的项目,通过中国汽车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公开披露项目信息和组织交易活动,依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作如下承诺:

    1、本次项目交易是我方真实意思表示,项目标的权属清晰,除已披露的事项外,我方对该项目拥有完全的处置权且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交易的情形;
    2、本项目标的中所涉及的处置行为已履行了相应程序,经过有效的内部决策,并获得相应批准;交易标的涉及共有或交易标的上设置有他项权利,已获得相关权利 人同意的有效文件。
    3、我方所提交的信息发布申请及相关材料真实、完整、准确、合法、有效,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我方同意平台按上述材料内容发布披露信息, 并对披露内容和上述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
    4、我方在交易过程中自愿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平台相关交易规则及规定,恪守信息发布公告约定,按照相关要求履行我方义务;
    5、我方已认真考虑本次项目交易行为可能导致的企业经营、行业、市场、政策以及其他不可预计的各项风险因素,愿意自行承担可能存在的一切交易风险;
    6、我方在平台所组织交易期间将不通过其他渠道对标的项目进行交易;
    7、我方将按照平台收费办法及相关交易文件的约定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不因与受让方争议或合同解除、终止等原因拒绝、拖延、减少交纳或主张退还相关费用。